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杭师大药学院承办全国中西医整合肿瘤学术会议圆满召开
来源:药学院|日期:2022-04-26|点击:260
 

2022年4月16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国际抗癌联盟、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协办的中国顶级的医学盛会——2021中国肿瘤学大会(2021CCO)召开。

中西医整合肿瘤专场学术会议于2022422日线上召开。本次大会由杭州师范大学药学院、整合肿瘤学研究院承办,浙江海兴药业(清補堂)、金港药业、联川生物协办,会议主题是“肿瘤防治,赢在整合”,全国肿瘤学、中西医结合、药学、生物学等领域专家学者齐聚线上,共同研讨中西医整合肿瘤学最新学术进展,探索世界前沿的中西医整合肿瘤防控研究成果。本次会议共计26万余人在线上观看

大会主持人杭州师范大学隋新兵教授介绍了参加本次会议的嘉宾、讲者,欢迎各位领导、委员及专家参加本次中西医整合肿瘤线上专场学术会议。

大会开幕式上,创始主任委员谢恬教授与第二届主委程海波教授分别致辞。



谢恬教授回顾总结了第一届中西医整合肿瘤专委会的工作完成情况,发展会员人数4470人,举办学术会议60余场,义诊系列活动30余场,科普活动300余场,获得社会广泛好评,直接获益人数达2000万人。撰写学科发展报告15项,撰写规范指南及专家共识12项等。自疫情发生以来,专委会共向108家单位捐赠试剂盒50000人份,向95家单位捐赠防护隔离服10000,共计价值1030万元。谢恬教授表示中西医整合肿瘤专委会全体委员将为建立先进专委会,为广大会员服务,造福癌症患者,为我国肿瘤防治事业作出不懈努力。


程海波


程海波教授对第一届在谢恬主委带领下的专委会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新一届专委会将按照总会要求,勇于创新,敢于担当,不负使命,团结带领新一届全体委员建设好、发展好中西医整合肿瘤专业委员会,牢固树立中西医整合防治肿瘤的理念,加强中西医整合防治肿瘤诊疗方案与疗效机制研究,研究制定系列中西医整合防治肿瘤的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充分发挥中西医整合肿瘤专业委员会的优势,为中国抗癌事业做出贡献。


第一阶段学术报告:


主持人:刘怀民教授,河南省肿瘤医院


报告一:



南京中医药大学程海波教授作了题为《结直肠癌中西医整合防治》的精彩学术报告。程海波教授阐述了中西医整合防治的理念及研究思路,并以结直肠癌为例提出中西医整合防治方案,分别从癌前病变期、协同治疗期、临床康复期3个阶段发现中医药具备预防癌变、协同治疗增效/减毒、抑制复发转移的功效。


报告二: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林丽珠教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临床实践与思考》为题作主旨报告。林丽珠教授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具备优势,自古代具备根基,中医理论根据临床实践的不断变化进行理论创新,包括建立中西医协同辩证体系、肿瘤中西医协同增效研究、肿瘤中西医结合“减毒”研究、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等。最后,林丽珠教授通过典型病例分享,表示中医药辩证治疗可获得显著疗效。



第二阶段学术报告:


主持人:辇伟奇教授,重庆市中医院


报告三:




南京大学孔令东教授以《高果糖驱动线粒体DNA代谢重编程及潜在治疗靶点》为题,引入“果糖及其代谢产物会直接或间接诱导癌症发生发展”的概念。孔令东教授团队以肾小球足细胞为切入点,建立高果糖诱导动物产生代谢综合征的模型,通过分析果糖的代谢路径,研究发现高果糖饮食会引起细胞代谢重编程,直接或间接产生破坏组织器官功能的危害因子,驱动癌细胞发生和发展。


报告四:



杭州师范大学谢恬教授作了题为《中西医整合分子配伍理论  榄香烯治疗肿瘤新策略》的主旨报告。基于中西医整合分子配伍理论,谢恬教授团队对抗癌药物榄香烯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包括构建新型榄香烯药物递送系统;研发新型榄香烯分子配伍新药治疗肿瘤新策略;开创分子配伍榄香烯mRNA药物治疗膀胱癌膀胱灌注新疗法,榄香烯分子配伍硼替佐米治疗胰腺癌,榄香烯分子配伍多西他赛治疗耐药乳腺癌、耐药肺癌,榄香烯分子配伍卡巴他赛治疗耐药乳腺癌、耐药肺癌,榄香烯分子配伍紫杉醇治疗耐药乳腺癌、耐药肺癌;榄香烯通过抑制谷胱甘肽(GSH)合成促进肺癌细胞凋亡,榄香烯为骨架的系列衍生物创新药物设计与合成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PNAS,Angewandte Chemie,Nat Commun,Chem. Soc. Rev, Sci Transl Med, ACS Nano, Matter, 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Adv. Mater等著名期刊。


第三阶段学术报告:


主持人:郑瑾教授,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报告五: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王永生教授就《抗肿瘤药物的研发趋势与早期临床试验进展》为题进行演讲。王永生教授指出,近年来,创新药研发进程加快,分子靶向与免疫治疗药物是肿瘤药物研发的热点领域,抗癌新药早期临床试验不断创新,对剂量探索优化、生物标记物与伴随诊断、临床研究的无缝链接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王永生教授强调,新药研发与临床研究之间需要更紧密的团队合作,临床价值应成为研发的重要考量。


报告六:



潍坊市中医院孙长岗教授作了题为《整合药理学与生物信息学共模式下中药抗肿瘤研究》的学术报告。孙长岗教授提出,整合药理学与生物信息学共模式研究是一种发现天然产物对疾病干预机制的有效探索,为中药精准抗肿瘤研究提供技术平台。以中药“黄芪”为例,孙长岗教授介绍了团队近几年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基于系统药理学黄芪抗肿瘤物质基础及作用靶点预测,基于生物信息学三阴型乳腺癌基因靶标预测,基于分子对接技术黄芪干预乳腺癌研究模式构建,基于肿瘤免疫微环境黄芪干预三阴乳腺癌的研究策略方法等。


第四阶段学术报告:


主持人:王朝霞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报告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王凯峰教授以《原创抗癌新药榄香烯联合EGFR-TKIs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协同增效的真实世界研究(SELECT)》为题展开精彩演讲。王凯峰教授表示,该SELECT研究是国内首个来自传统中药单体的真实世界研究,包含前瞻性研究和回顾性研究两部分,用于评价榄香烯联合EGFR-TKIs治疗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安全性、协同增效作用以及潜在的逆转耐药作用,探索研究分子生物学标志物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包括但不限于耐药基因和循环肿瘤细胞。王凯峰教授希望该项研究成果能为今后相关肿瘤研究提供经验及依据。


报告八:



联川生物郎秋蕾教授作了题为《单细胞组学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的主旨演讲。郎秋蕾教授讲述了单细胞技术进展及多组学技术,目前,单细胞测序技术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通过文献案例分析,郎秋蕾教授指出单细胞测序技术在肿瘤研究的应用主要涉及循环肿瘤细胞、肿瘤发生机制、肿瘤转移机制、肿瘤预后、肿瘤诊断、肿瘤耐药性、肿瘤异质性以及肿瘤免疫微环境等领域。郎秋蕾教授表示,单细胞制备质量与研究结果密切相关,目前团队在单细胞测序、单细胞抽核技术、流式细胞技术等方面积累了经验,长期获得大量样本,为单细胞测序的流程可靠推进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大会总结:

最后,隋新兵教授对大会进行了总结,再次感谢各位主持嘉宾的精准点评和各位专家的精彩报告,共同呈现了一场丰盛的学术盛宴。他表示中西医整合肿瘤专委会将继续践行“四个整合”理念:中西与西医整合,医学与药学整合,基础与临床整合,研究与转化整合,鼓励多学科交叉,促进肿瘤学创新融合发展,为我国的肿瘤防治事业作出新贡献。期待2022年相聚美丽的西子湖畔,让我们相约杭州2022年CCO大会!